【盛事。大來賓】Nothing beats work – 勇士助理教練 Bruce Fraser 專訪

每個助理教練都會依照專業,分別帶領幾個球員訓練,在NBA裡的專有名詞叫做「player development」。Q最主要負責的球員,就是Stephen Curry 與 Draymond Green。

專訪主持人: Ivy Chen @Chase Center, San Francsico

專訪稿 圖文:詹文傑/ shenjade @ Chase Center, San Francisco

專訪影片

Bruce  Fraser,勇士上下都叫他 Q。他是過去五年金州勇士的助理教練,負責勇士大部分的進攻戰術。換句話說,這幾年勇士所帶來的華麗進攻球風,很多都是Q 腦海裡的漣漪,由Stephen Curry、Klay Thompson、Draymond Green 與其他球員所執行。

每個助理教練都會依照專業,分別帶領幾個球員訓練,在NBA裡的專有名詞叫做「player development」。Q最主要負責的球員,就是Stephen Curry 與 Draymond Green。

是的,勇士這段輝煌的五年期間,場上的進攻戰術發起點,可以說是Bruce腦中的一些思維的映射。

「我一直在做有關球員培訓發展的工作,主要是跟Steph跟Draymond。」

「Steve Kerr很好的安排了很多不同的權責給所有教練,但今年開始我在場邊的位子移到第一排了,所以我被賦予更多的責任了,針對對手的球探工作,要看很多對手的比賽影片,面對每支球隊我們所要採取的攻防戰術,還有比賽中有可能發生的狀況,那些在暫停之後要跑的進攻戰術。練習的時候,我策畫大量的進攻戰術。開會時,進攻是我主要的責任。」

在NBA裡,不管你擁有多少天賦,要拿下冠軍真的非常困難。勇士在過去五年內皆闖入決賽,拿下其中三次冠軍。而去年決賽旅途上的傷情,主力球員Klay Thompson至今尚未歸隊,以及Stephen Curry 一開季就摔斷左手,導致勇士今年的球隊戰力直接降成NBA最差的隊伍,「今年有這麼多傷情,去年也很慘,Kevin跟 Klay。 Steph 一開季就受傷。 就想成是給他們一些休息放鬆的時間吧,邊復健邊休息一下。大家對明年都還是抱持著希望,有 Andrew Wiggins 加入,明年我們很期待也很興奮,看我們能完成什麼,看我們能再變得多強。」 

「五年來個五趟決賽之旅,真的很了不起,不幸的是,我們覺得應該五次都要贏的。中間穿插了各種情況,但這就是比賽的一部分。」 

這五年之中,勇士內部其實發生了很多危機,Q不針對每一個事件做評論。但籃球比賽除了籃球,講求的還是與你共事的人之間的關係。而他也在思考了幾秒之後,小心翼翼的回答他所認為的危機。

最大的危機,總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。

「我們曾經 …  大家都知道的,很難去描述我們經歷過的細節,那些不同的事件啦、困擾啦、掙扎啦。」
「Draymond 是個很情緒化的球員,他可能會對球員教練直接開嗆,讓他被踢出比賽。但 Draymond 有個優點是,當他不激動時,他相當理性,也能及時踩煞車。一天之內他就會了解自己幹了什麼事。」

Bruce 也為Draymond緩頰,「那些他搞出來的事,也不總是他的錯,但他會用一個較為理性邏輯的角度,再去改變。我們要是沒有他,也沒辦法贏下任何一個冠軍。我們還是需要他的情緒化,像是某種力量吧。不論那是正面或負面的。能有他在球隊還是不錯的。」

而提到Stephen Curry所來的危機,就完全屬於比賽本身。

「Steph 的狀況就多了。他的傷病,在大比賽裡過多的失誤啦。我們都成長很多,要變得更好的過程,總是這樣。 」

身為Steph跟Draymond貼身的教練,在經歷了這麼多的大風大浪之後,最深刻的回憶並不是僅僅是只有那些獲得冠軍的璀璨時刻,「冠軍當然是很棒,但過程經歷的一切,我們的關係,信任程度。我信任他們,他們也信任我。我們之間的友誼一直都會在,延續一輩子。」

「籃球比賽講的是戰術跟贏球,但這也跟你共事的人之間的關係息息相關。」

「他們會變得很有錢,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少人認識他們,去做他們想做的事,我還是會在這裡,繼續訓練年輕球員,我們依然還是朋友,搞不好哪天他們想念這些,又會回到籃球圈裡。」

以一個訓練Stephen Curry 超過五年時間的助理教練來說,請他來說明如何成為一個「好的」NBA球員,或許還算有點資格。「沒什麼能擊敗訓練,就是要投入大量時間訓練。Steph 是世界上最強的球員之一,一直都在訓練。Klay 現在正在我們後面,也在訓練。就是不停地訓練。」從他的眼裡彷彿已經看到Stephen Curry 練習時的強度,還有投籃的準確度,「了解比賽的本質,我們的打法,有各種不同的定位,互相掩護,讓其他人跑起來,讓球員看到我們的打法,無球跑法。」 

「Steph現在正在復健,他大概一天要投中一千球。」 Bruce 頓了一下,在平淡的語氣中更顯得菁英球員對自己的要求程度究竟有多高,「這很多耶。」 

「他們不會只有跟球隊一起練,在那之前或之後會自己找時間再加練。就自己找時間練到一千球。」

但大量的練習,終究只是成為贏家的必要條件。「在擁有了他們的技術之後,就是他們對籃球的承諾,他們的信心,還有對冠軍的信念,這些都是勝利中很大的決定因素。在我們的成功過程中,我們擁有了這些。一旦你有了這些成功的果實,你就知道你要付出多少代價才會成功。知道要贏到最後,就要付出那麼多,這就是要當一個「好的」NBA球員,所必須付出的代價。」